小鱼再次出征太空!太空养鱼,有何用?

日期:2025年4月14日 10:03
阅读:0

今日迎来世界航天日

据报道

6条由我国科研团队培养的斑马鱼

即将随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一起进入太空

开展我国第二次“太空养鱼”

你知道为什么选择斑马鱼上太空吗?

太空养鱼又是如何实现的?

 

 

“小身板”做“大文章”

 

斑马鱼

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

体长约3至5厘米

因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条纹

似斑马而得名

 

 

斑马鱼是脊椎动物

生命力旺盛、繁殖能力强

与人类基因组相似度高达87%

被称为“模式生物”

(用于研究和揭示普遍生物学规律的生物物种)

有“水中小白鼠”之称

广泛应用于

医学领域、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斑马鱼-水草-微生物”小型受控生命生态系统构建(地面模拟实验) 图片源自上观新闻

 

2024年

“乘坐”神舟十八号一飞冲天的4条斑马鱼

也是中国空间站

除了航天员以外迎来的首种脊椎动物

由这4条斑马鱼与4克金鱼藻

组成的小型受控生命保障系统

也是我国首次在空间站

开展的水生生态研究项目

 

太空怎么养鱼?

 

2024年

我国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上

首次开展的太空养鱼

不仅成功实现斑马鱼在太空产卵

原本设计时长30天的实验

最后实际运行了43天

更是刷新了国际上

水生生态系统空间运行最长时间

实现了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

 

斑马鱼在空间水生生态系统中

能够存活的关键

离不开与其一起上太空的

水生植物——金鱼藻

 

 

金鱼藻

是多年生沉水植物

在我国分布广泛

生命力强,适应性强

 

在水生态修复工作中

金鱼藻等沉水植物

被广泛认为是水体治理的有效途径

在维系湖泊健康的生态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中占据重要地位

实践表明,有沉水植物生长的区域

水体大多清澈

缺少沉水植被的水体

则往往浑浊或长藻

 

空间站上密闭水生生态系统的示意图 图片源自期刊《The Innovation》

 

而在“太空鱼缸”中

光合放氧能力强大的金鱼藻

可为斑马鱼提供氧气、净化水质

斑马鱼呼出来的二氧化碳

供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

排泄出的粪便则为金鱼藻提供营养供给

就此形成了一套水生生态系统

二者彼此共生

 

空间站的水生生态系统稳定运行

可为航天员长期驻留太空

及载人火星任务等深空探测

提供初步的生命支持依据

 

据悉

今年跟随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上太空的

这套水生生态系统将再次扩容升级

并基于系统进行更多样的实验

我们远赴深空长期生活、工作的梦想

或许并不遥远

来源:中国水利报社

免责声明:本系统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为公众传播之目的,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系统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新闻中心